此两句未曾见于典籍,想来是房俊所言。 不过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,曾说:“苟利社稷,死生以之” 。 想必便是此句的由来。 文章之中,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,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,这两句诗的“生死” 一词中重点的、真正的意思是“死” ,“生” 字只是用来构成偏义复词,只是陪衬。 将磊落坦荡、不计生死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! 而奏折最后的那一诗,则让李二陛下有一种点燃浑身热血的激荡! 生当为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 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!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豪情?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壮?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? 若非胸有壮志,涤荡乾坤之气魄,焉能作出如此豪气尽显、霸气凛然之诗句? “呛啷!” 李二陛下方脸赤红,起身抽出佩剑,狠狠的一剑将面前的案几一斩两端,咬牙切齿面目狰狞:“江南豚犬,误我栋梁矣! 若房俊当真决死牛渚矶,朕在此立誓,定要血洗江南,以尉我忠臣之英灵!” 房俊的一诗,彻底将李二陛下心中的霸道因子激活! 此刻的李二陛下热血沸腾,痛心疾,什么东征大计,什么顾全大局,统统见鬼去吧! 朕如此忠烈之臣,被尔等豚犬陷害至死,不将尔等尽皆铲除,如何消去心头之恨? 他拔剑斩断案几的举动,吓得几位宰辅惊慌失措,连忙起身。 或许……房俊已死? 房玄龄老脸煞白,浑身哆嗦了一下,艰难的咽了口唾沫,颤声道:“陛下……” 眼睛却死死盯着倒塌的书案上那份“血书” …… 看着房玄龄的神态,李二陛下心中一痛,赶紧宽慰道:“事情尚未至绝地……” 说到这里,却是语气一滞。 未到绝地么? 连绝笔书都写下来了…… 不知如何宽慰这忠心耿耿却老来丧子的老臣,李二陛下俯身捡起“血书” ,双手递给房玄龄。 双手…… 这是何等姿态? 长孙无忌与岑文本目光同时一凝。 长孙无忌心中嫉恨交加,自己的儿子谋逆不成有如丧家之犬,使得自己与一向亲厚的皇帝渐生隔阂;人家的儿子虽然战死,却得到皇帝近乎于“尊敬” 的对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