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之事,只要做了,就要痕迹。 李千户、宋二爷两人联合查,顺着脉络追查下去。 加上州府众吏中,能够替代两人位置的人就那么几个。 如今正着查、倒着查,一天半的功夫就查个通透。 不是一个人。 主犯吏科文书、从犯户科文书。 州府文官中的第三人、第四人。 吏科文书姓赵,与曲阳赵千户是同族。 构陷李千户,除了嫌弃他挡路,还有私怨在里头。 当初曲阳赵千户作乱,是李千户主审的,以“谋逆” 做判了赵千户死罪。 这个赵文书可笑,不敢怪罪霍宝与邓健,反而迁怒到李千户身上。 户科文书姓何,出身州府的士绅人家。 家族势力在宋家、吴家后,排在第三位。 徒三进城,何家归附最早,也颇受重用,子弟得了户科文书。 不想随后徒三走了,霍五得了州府。 空降一人为州掌事不说,连副手也点了宋家二爷。 上边没地方升迁,何文书就自己想办法让人腾地方。 察觉出赵文书构陷李千户,何家人就参合一把,将宋家人也牵扯进来 鲍二父子是池鱼之殃,问清楚了,就被放了。 霍五正用鲍家父子,李千户与宋二爷不会那么不开眼为难鲍家。 邓仁并不清白。 宋家名下书坊的《弥勒真义》,不是他让人印的,却是他身边一个小厮出面去交的定金。 那小厮是被何文书的人收买了,可也牵扯出邓仁之前借着“公德” 旗号,向士绅商贾人家索贿达四千两之事。 至他从滨江来州府,还不足三个月,就已经这么大的数目。 邓仁将这四千两银子换了黄金,造了尊金弥勒像。 不管是真的虔诚,还是只是贪财,这已经是触碰滁州军底线。 邓仁案直接提出来,交给监察处。 高月熬刑不招供,等高家人拘押上来继续刑讯。 赵文书与何文书的处置,李千户与宋二爷不敢自专,来询马寨主与霍宝。 “赵家族亲在曲阳是谋逆,不思反省,还想着报仇……” 马寨主冷笑:“这样记仇,还真是令人不放心!” 说到这里,他看了眼霍宝。 这孩子不会心软吧? 霍宝没说话,他与看法与马寨主一样。 这样记仇的人家,是真不好放出去了。 谁晓得什么时候,再来一场“复仇”